94.第93章 南海风云 上 (第2/7页)

到危险时自保用。

制造完成后王建昆把路上制造好的航空煤油抽取到飞机油箱里,然后给飞机各部件加上润滑油和液压油。

最后把准备的一些金属元素,还有带来的食物药品等都搬运到Y-1的货舱里,最后是他自己从实验2号上爬进飞机驾驶舱。

做完起飞前检查,确保没问题后,王建昆调用超能力打开实验2号上的通海阀,海水快速进入实验2号的水密舱,实验2号在水压下快速下沉。

王建昆记录好下沉的坐标后,就驾驶着Y-1起飞了。

先是斜向东南方向加速爬升,待爬升到1万2千米高度时,已经朝着东南方向飞了30多公里,然后转向西南方向往弯弯海峡方向飞,王建昆是打算贴着大陆领海80公里左右飞往南海一个目前属于印度尼西亚的岛屿。

在驾驶舱里王建昆不时查看下六分仪导航系统回传过来的坐标,跟脑海里做的世界地图进行比对,确保飞行方向正确。

在高空王建昆就打开了雷达强度记录分析仪,准备收集沿途对其照射的雷达波,通过分析其强度看能否计算出其雷达安装地点和雷达扫描范围。

因为每个雷达的波束特征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在不同距离上雷达波的强度也不一样,通过三角定位法,可以反向计算出雷达的位置,其大致的扫描范围也可以计算得到。

这是为了今后返回或者要战斗时,了解了这些路基雷达的信息可以避免被路基导弹锁定。

此时在1万2千米的高空,星光灿烂,一轮弯月挂在西边,下方是一片漆黑。

眼前只有亮着的一个个仪表盘,上面显示着高度,速度,外界温度,发动机的一些运行参数等等信息,王建昆看着看着觉得有些无聊,于是分出一部分精力把飞机尾气的碳氢元素收集起来制造成航空煤油存放到货舱里临时加装的油箱里。

从起飞点到目的地大概有3800公里,此时飞机的飞行速度是900公里每小时,大概要飞5个小时,距离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