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第93章 南海风云 上 (第1/7页)

第93章 南海风云 上

1982年4月7号,王建昆踏上了前往外海建设临时基地的路,经过多天的资料收集和智子的辅助分析,最后决定还是到南海最南端的一个小岛上建设基地。

选择这里有几方面原因,一个是这里属于三国交界处,都在领海边缘,临时建设个基地测试飞机不会引起印度尼西亚的快速反应。

另一个原因是这里离泰国湾很近,小舅选出的飞行员正在泰国的飞行俱乐部培训,到时候把人接来把飞机直接开走也很方便。

开着快艇来到泗州镇,把准备的食品和药品都搬运到新造的实验2号上,把快艇留在泗州镇码头让王华伟派人看管。

在湖口镇王建昆停留了一个多小时,去了当时买的房子,看看是否有好好的打扫维护,然后把通信基站维护了下。

然后在泗州镇码头加满柴油,船舱的空间也制造了好些油桶,在加油站也都加满了,总共加了大概18吨,这些柴油有10吨是准备到时候改造成航空煤油给运输机用的,省得到东海还要临时制造。

一路上王建昆都没有再停靠长江上的码头,中午在船上加热提前准备的罐头和米饭,傍晚才在上海码头加了点柴油,加的量只要够开到离海岸80公里就可以了。

加完油后在码头吃了一餐现炒的饭菜,因为之后半个月只能是靠罐头度日了。

当天夜里7点,王建昆驾驶实验2号离开上海码头往东海开去。

在开到离海岸线80公里左右,王建昆停船,开始制造Y-1飞机。

这里还是属于浅海区,深度只有100米左右,所以王建昆把海底的部分铁,铝,硅,碳等元素提取出来,和船上带的一些铬,钴,锰,镍,钼等元素组合起来建造Y-1。

建造过程是很快的,也就10多分钟,一架崭新的Y-1就停在了实验2号的旁边。

接着又在Y-1的翅膀下面制造了4枚近距格斗弹,这是为了防止万一在飞行过程中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