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第68章 潜航出海及回家 (第1/8页)
第68章 潜航出海及回家
第二天早上5点多,天蒙蒙亮的时候王建昆就去往码头了,简单吃了点东西就驾船离开扬州。
在运河里和长江里,王建昆一直在收集铁元素和一些金属元素,他准备造个潜航器出海收集铀元素。
上次出海被美国海军搅和了,只收集了4公斤的铀元素,用于实验堆做前期实验是够了,但是后续做3兆瓦的反应堆就还不够一次启动的。
所以趁着来扬州的机会就多收集点回去,不要浪费了来回路上花费的时间。
在昆山码头,王建昆给C200
加满了柴油,然后按照智子给的设计图制造潜航器。
昆山码头是个能停10万吨级货轮的码头,所以码头的水很深,有12米。
王建昆先是给C200的底仓处开了个能与即将制造的潜航的对接的口子。
然后从口子外侧开始用超能力调集元素生成潜航器的外壳。
一般的潜艇制造都是分段的,但王建昆有超能力,可以按照需要随便从哪个位置开始。
整个单人潜航器的长度是6米,直径是2米,像一根短粗的香肠。
尾部是7叶螺旋桨,水下潜航时速是20节,潜望镜深度时速是28节,用的是小型高速柴油机。
因为是单人潜航器,不考虑长久航行,生活设施完全省略,主要是动力系统和油箱,货仓也只有一个不到1立方的空间,用来存放铅罐。
导航系统也大大简化,这次不考虑去外海深处提取铀了,只要近海深度超过100米就行。
氧气循环系统也不复杂,制造了几个气体压缩罐,里面会储存一些纯氧,当潜航时释放到出来补充消耗的部分以保持氧气浓度,平时在潜望镜深度航行可以用通气管通气。
一切准备完成,王建昆打开联通的阀门进入潜航器,断开连接让潜航器沉入江底,他准备先在码头底下测试一下各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