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全球卫星通信网组网开始,并准备研究可回收火箭(求月票) (第3/10页)
,为下一代卫星通信系统升级奠定基础。
对无线电通信、信号同步等技术进行验证,确保通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以上两项实验都完成后,反馈回来的结果都非常的好,符合智子设计的预期目标。
接着又对信使1号”通信卫星进行了一系列的其他实验。
数据传输试验:检测卫星在不同数据负载下的数据传输速率、误码率等指标,评估其数据传输能力。
信号处理试验:验证太空环境中的信号处理技术和设备的性能,包括对信号的编码、解码、调制、解调等处理过程的测试。
功能及性能测试:对卫星的整体功能进行全面测试,包括卫星通信、广播电视、数据传输等业务的正常运行,以及卫星的可靠性、稳定性、寿命等性能指标的评估。
轨道及姿态控制测试:验证卫星在轨道上的位置保持和姿态控制能力,确保卫星能够准确地指向目标并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环境适应性测试:检验卫星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包括对温度、辐射、真空等条件的耐受能力。
完成以上这些测试花费了10天的时间,空中的飞艇值班人员和地面上多处站点都参与了进来,调动的人力物力是非常的多了。
幸好测试的结果非常好,这颗卫星的性能远超预估,如果不碰到太空陨石这种极小概率的情况,它可以在400公里轨道上待好几年,远不是最初预估的半年左右。
因为王建昆很奢侈的采用了很多石墨烯材料,其卫星主体被这种材料防护得非常严密,内部的芯片和电子部件几乎不会受到太空辐射的影响。
在完成所有的测试科目后,王建昆让智子根据实验情况对原来设计的“信使2号”极轨通信卫星和“信使3号”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进行了一些改进。
主要就是进行减重,因为第一代通信网不需要那么强的性能和那么长的寿命,根据现有的技术发展速度推算,这第一代卫星通信用3年左右就需要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