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友好”交流 (第2/4页)
不服气的养殖户,此刻都陷入了沉思,脸上的傲慢和轻视消退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着佩服和反思的神情。
一旁的沈确和几位村长,则向江晚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确实是,本来每个人都有各有所长,没必要完全一致,但是能学习到对方的长处,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一个村的村长现在倒是抬头挺胸了,看着自己村的养殖户,指指点点,“看吧,你们刚才那一张张面孔,现在别人二十多岁的小姑娘都能让你们哑口无言了吧?”
江晚倒是笑着打了圆场,“这个也不是我自己研发出来的,之前正好有个师傅教了我,我觉得还是挺有道理的,所以就学习起来了,我也是在慢慢摸索,我觉得学习的道路永不停歇。”
“这倒也是。”沈确点了点头。
自己村的人,可不能被别人欺负了,于是帮腔说着话。
江晚看着那几个面色变幻、陷入沉思的养殖户,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
她并不想打击他们,而是真心希望他们能有所启发。
于是,她语气缓和下来,继续提出更具体的建议:
“几位老师傅,其实你们的鱼塘面积大,本身就是优势,如果只是想维持现状,赚个辛苦钱,那现在的模式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想把收益提上去,未必就要盲目缩小规模或者立刻转型做高端。”
她顿了顿,看到几人都抬起头认真听,才接着说:“关键是在‘管理’上下功夫,面积大,管理跟不上,就容易粗放,品质自然上不去,为什么不想着适当增加些人手,把管理做精细呢?”
那个穿中山装的老头皱了皱眉,下意识反驳:“增加人手?那不就是增加成本吗?本来利润就薄……”
“老师傅,您说的对,会增加成本。”江晚肯定了他的顾虑,但话锋一转,“但这叫‘必要投入’。就像种地,你舍不得买好肥料,舍不得间苗除草,庄稼能长好吗?养鱼也是一个道理。”
她打了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