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超凡因子!(理论向,不喜可跳订) (第2/4页)
超出,到底什么是超出?
要说清楚这一切,就要从当初在庞培引爆原子弹说起。
在庞培,他一共引爆了所制作的全部三枚原子弹,其中第一枚原子弹设计当量十五万吨,第二枚原子弹设计当量十五万吨,第三枚原子弹有所加强,设计当量达到四十五万吨。
十五万吨,加十五万吨,再加四十五万吨,就是七十五万吨。
那么,三枚原子弹最终释放的当量,为多少?
按照他收集的数据、排除掉火山爆发等诸多无关因素影响,带入数学模型中计算,最后的结果是共计七十二万吨当量。
设计当量为七十五万吨,释放当量为七十二万吨。也就是说,原子弹近乎百分百的释放出威力,极其接近设计数值,原子弹性能非常优秀。
这好像没有什么问题。
但实际上,这有极大的问题!必须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设计当量和实际释放的当量,完全是两个不同概念。
设计的再完美,理论再正确,实际应用中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实际释放的当量,和设计过程中的最大理论当量相比,应该是大大小于的。
就像是当初地球上,第一枚用于实战的原子弹,因为采用了糟糕的枪式设计,实际释放的当量,仅为设计当量的2%不到,大量核装料被浪费。第二枚用于实战的原子弹,虽然采用了更先进的内爆式设计,但利用率也只是20%左右。
而他制造的原子弹,已经有意的修正了前人踩过的诸多错误,加入了中子反射材料,可以让和核装料的利用率大大提升,但也远远达不到100%。
就他估计,总体利用率能超过50%就算合格了,达到65%就极其优秀了,有很小的机率能达到70%以上。
相比较之下,地球上的核武器利用率在采取改进设计后,也就是80%左右,这已经是集现代工业全力的结果——他虽然有着空间铁指环当作加工刀具的优势,又有诸多法术辅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