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兵家之道 (第2/3页)
志的秦人。秦兵浑身浴血,满眼赤红,不把敌人当人,也不把自己当人。杀!杀!杀!当越来越多的秦兵杀来,力士营阵形冲散,被卷入洪流中,直接溃败。快!快!快!甚至连李牧都没有料到,精挑细选的三千精锐,会如此快的败退。于是乎,所有赵人唯有眼睁睁地看着,秦人的先锋在杀戮与怒吼中逼近,踏着残肢断臂,蹈出血色波涛,疯狂凿穿进来。凿穿战术!正是骑兵赖以成名,最为得意的战术!也是强军劲旅对付弱者,最为效率的战术!在势不可挡的先锋后,更是一面面飘舞的战旗,引导着步兵挺进。若论骑兵,七国中其实是以赵最为强,而步兵野战,秦人则是公认的举世无敌。现在,赵军连秦人的骑兵都没拦住,更妄论那庞大的步兵方阵,就象是一个个硕大的铁块,以无与伦比的磅礴之力冲击碾压过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远处的山坡上,顾承的化身负手而立,观看这场巅峰对决。知兵者,达于道,兵家之道在诸子百家中,是颇为特殊的。它的流传最广,历代的沙场将领,都能称为兵家,但那么大的基数,真正能攀至巅峰的,却是寥寥无几。即便连战国四大名将,都不能。“兵家归纳起来,也就八个字——知兵!料人!固国之道!”“王翦在知兵、料人之上,已至巅峰,固国却略逊,李牧则是知兵固国,料人欠缺。”顾承纵观全局,一股锋锐绝伦的光芒于眼中流转,正与厚德载物的农家风格相反,默默体悟。在此过程中,化身原本苍老的面容变得越来越年轻,手中更是开始现出一柄人道圣剑,一面记载农耕畜养之术,一面记载四海一统之策。圣皇轩辕!掌兵戈杀伐之道!当三皇至尊道结合诸子百家大道,生出崭新的变化,秦赵两军也厮杀到了白热化的阶段。王翦和李牧已是毫无保留,两人乃至两国的风格差异,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李牧与赵军的战法,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尖刀,总是沿着对方的弱点下刀,通过剥离分割,孤立削弱,不断将敌人的军势解离,最终得胜。反观王翦与秦军的战法,则是一柄厚重的大斧,用强悍的力量,无畏的勇气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