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鸟贵人 (第2/4页)

此,有些不该说的话还是不要说的好。

当然他并不赞同帐后那位贵人的话,关于那名叫宁缺的军卒,老人有自己的判断。

俗世之中皆凡人,能够体悟到天地气息从而踏入初始之境的人真可以说是万中无一,起始感应一关最是艰难,绝非易事。然而那宁缺若真能入书院学习,万一哪日因缘际会上了传说中的二楼,真走上了修行之道,他那手怪异而极富力道的书法,定会对他大有助益。就算那厮始终无法开窍,单凭那手字,也能让书院和道坛里的那些大人物另眼相看。

……

……

宁缺放下手中的书籍,摇了摇头向门外走去,脸上犹自挂着淡淡的惘然与不甘。

这本数年前在在书店里买的《太上感应篇》,正如那位贵人婢女所说,是随处可见的大路货è。他很清楚这一点,但却始终不肯放弃,时刻不忘诵读学习,书籍早已翻的页角发卷,显得破旧不堪,若不是被桑桑用棉线密密缝住书脊,只怕偶一翻动就会化做几蓬纸钱迎风而去祭穷酸的先贤。

只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书页已翻烂,上面的字句深刻于脑中早已熟烂,他却依然体悟不到所谓天地的气息,不要说什么修行之初境,就连书中所言最简单的感应都无法做到。

曾经失望甚至绝望过,后来知晓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正常人都无法体悟天地之气,宁缺的心情变得平静了很多。他安慰道自己是个正常人,而那些传说中的世外高人们都是不正常的人,都是些不正常变态人士——唯极罕见的变态者方能感悟天地之息,不然那么多本《太上感应篇》在世上流传,怎么没见都城长安的夜空里到处都是飞剑闪来闪去,高人飘来飘去?

只是,忽然发现眼前是一座奇妙的宝山,你却只能空着手回去,终究还是会有些不甘心吧?

……

……

“渭城这么穷,草原上的蛮人早就让皇帝陛下打怕了,好些年都不敢过来,所以军功也没办法积的太快,能回都城当然是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