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诗会排坐席,指尖藏正气 (第2/4页)
六品诗心境儒生为最多。
让林十七坐到这里,显然不太妥当。
嘉宾席,乃是某些地域小有诗名的儒生,或是有个别作品被载入诗墙者,届时将拿出自己的诗词,供大儒点评分析。
如周通,便是这等情况。
大儒席,单独立于高台之上,地位尊崇,所坐之人皆是诗之一道颇有建树者,名作在身。
因其中基本都是四品以上的大儒,故常常被称为大儒席。
“甚好。”
“合理。”
这个提议一出,不少态度折中的大儒,立马表示了同意。
可就在这时,一个身影不慌不忙地走进了屋。
正是百云楼的掌柜。
他找了个空位,便直接坐下。
“抱歉,来晚了。”
江夏看着他,沉声道:“陈师,怎么来得这么晚。”
他既是百云楼之主,同时也是白鹤书院的讲师。
“我百云楼上有人吟诗作对,实在精彩,以至于耽误了时间。”
“哦?”江夏有些惊讶,“吟的什么诗,能得到你这么高的评价?”
陈师好歹也是个四品大儒。
若是寻常水准的诗词,岂能入得了他的法眼?
他也没有应答,只是拿出一张纸来。
上面抄录着三首诗。
正是《登百云楼有感三首》。
江夏接过纸来,略一读,便深吸了一口气。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他反复轻吟这几句诗,不禁觉得读之唇齿余香。
好诗!
三首诗,三种类型,或凝实或飘逸,让人赞不绝口。
可落款之上,写的名字,正是他们一直讨论的林十七。
江夏犹豫几息,把这纸张递了出去,传阅起来。
拿到诗的大儒们纷纷啧啧称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