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卷 第 十 章 后 记 (第3/4页)

邺城。

公元532年。闰3月(普泰二年),高欢以三万兵士打败尔朱兆二十余万大军,这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韩陵战役。

同年四月,高欢进军洛阳,废尔朱兆拥立的节闵帝元恭及其愧儡元朗,另立元修为帝,称之北魏孝武帝,高欢为大丞相,掌握北魏实权。

同年七月,高欢兵发三路,亲率大军十万杀向晋阳,尔朱兆仓皇舍弃晋阳,退到北秀容川。

八月,尔朱天光领兵东返,派尔朱显寿镇守长安,宇文泰智破长安,在华阴(今陕西大荔)将尔朱显寿诛之,后尔朱天光被高欢与宇文泰合力绞杀。

同年,魏帝封贺拔岳为关西大行台,宇文泰为行台左丞,领府司马。

公元533年正月,尔朱兆兵败自刎而亡,至此,高欢实现了对蔡风的誓言,彻底铲除了尔朱家族的势力。

公元534年正月,贺拔岳被高欢密旨所杀。宇文泰继任贺拔岳之位,成为另一个军事集团。

公元534年(永熙三年)五月,孝武帝欲起兵讨伐高欢,可是秘密泄漏,孝武帝只得轻骑入关,迁都长安,加授宇文泰为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

同年十月,高欢另立元善为帝,定都邺城,北魏从此分裂成东西两魏。

公元535年,宇文泰击杀孝武帝元修,另立元宝炬为帝(西魏文帝),建都于长安,史称西魏。

东、西两魏的军政大权,分别掌握在高欢、宇文泰的手中。

公元547年,高欢病死,终年五十二岁,其次子高洋于公元550年废除东魏皇帝自立,改国号为齐(因高欢有感齐王蔡风之恩情,其子因而定国号为齐),史称北齐。高欢被其子追谥为献武帝,后改谥为神武帝。

公元556年,宇文泰病死,终年五十岁,葬于成陵(今陕西富平县北),后其侄宇文护拥立宇文泰长子宇文觉为帝,废西魏恭帝元廊,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追谥宇文泰为周文公。

宇文泰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