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 (第3/5页)

疲惫异常,怨声载道,军中的将领纷纷向徐青请缨,与后面的风军决一死战。

徐青也想与风军一决雌雄,但风军根本不给他正面交战的机会。

风军的探报也不知道藏在什么地方,消息异常灵通,只要桓军这边稍有个风吹草动,风军便能第一次时间得到消息。

前面几次桓军回头进攻风军的时候,都是他们才刚刚动身,后面的风军就开始扎营、布置拒马了,等他们接近风军,人家的营寨也正好建完,进攻一展开,立刻遭受到风军的迎头箭射,根本攻不上去。

众将的主动请缨被徐青…回绝,这时候,有位名叫薛沛的桓将给徐青出了个馊主意。

薛沛让他留下五万将士,安营扎寨,阻挡风军,其余的将士继续北上,进入宁地。

他的道理很简单,既然十万左右的风军能以营寨挡住己方的二十万大军,那么己方的五万将士也能以营寨挡住对方的十万人。

这位薛沛的推理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礼,可实际上根本经不起仔细推敲。

每支军队的战力都不一样,三水军能倚仗坚固的营寨以十万挡二十万,但不代表其他军队也都能做到这一点,兵书上是有说三倍于敌时方能破城拔寨,但现实中可有许多兵书上没有记载的外在因素的存在。

留下五万将士阻敌,能不能抵挡得住对方,徐青心里没底,正在他犹豫不绝的时候,其他将领们纷纷表示薛沛的这个主意好,留下五万将士,不仅能阻挡敌军的尾随,连敌军的骚扰战术也一并破解,己方大军再不用日夜不得安宁了。

一个人两个人这么说,徐青或许还心存顾虑,但众将们都这么说,也就由不得他再反对了。

主意是薛沛出的,徐青本打算留下薛沛,让他率五万将士留在原地驻守,但薛沛执意不肯,他随军出征是要杀进风国,立下大功的,哪肯留在这里与十万的风军做对峙?既然薛沛不同意,徐青也不勉强他,改派钱易、向汤二将阻挡风军。

军令如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