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第135章 DXN1型陆基激光炮研制成功 (第2/8页)

紫外波段。

制造完成后,他用不同厚度的金属板充当靶子进行试验,从1毫米厚度的铜板开始,直到30毫米厚的合金钢板。

随着板子逐渐加厚,材质的耐热性逐渐增加,要烧穿靶子需要的时间逐渐加长。

100千瓦功率的激光器在5米距离照射10毫米厚的合金钢板需要10秒,到了30毫米厚时需要25秒。

而且这是在近距离的情况下照射,空气对激光的削弱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的。

所以王建昆在收集完第一件样品的数据后,让智子帮忙设计出第二款500千瓦功率的激光器。

测试过程跟第一件一样,板子逐渐加厚,材质从铜变成合金钢。

在5米的距离时,照射10毫米厚的钢板需要0.5秒,照射30毫米厚的还需要6秒钟时间。

做到这一功率后,王建昆决定进行防空测试。

因为飞机的装甲和蒙皮一般也就在5毫米到30毫米之间,而且这种防空型在实战时可以主要对准飞机机翼。

王建昆手里有美军多款飞机的数据,他也按照其蒙皮的材质和厚度进行了一番测试,发现在5米距离上,这款500千瓦功率的激光器已经可以在0.2秒内将其烧穿。

于是在8月15号的晚上,王建昆来到好久没有使用的水上机场。

他首先在狭长平整的河滩上制造了一条长1千米,宽8米的跑道,主要是将表面进行水泥化,好方便等下起飞靶机。

跑道制造完成后他接着制造了3架性能不同的靶机,1号靶机是亚音速的战斗机,蒙皮按照美军的F5战斗机制造。

2号靶机是能够超音速的,蒙皮按照F14战斗机制造。

3号靶机是仿照的灰狗运输机,将用于测试最厚的30毫米靶子。

靶机都制造完成后,他来到快艇上,将2千瓦的石墨烯电池搬下来放到长堤上,然后用超能力调集快艇上和河道里的元素,将500千瓦功率的激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