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移动通信设备制造 (第3/7页)

间里,王建昆白天研究基站设计和文本机的设计,晚上听英语新闻,其中abc在做ibm个人电脑的系列报道,王建昆根据只言片语和智子的分析,设计了一套处理数字信号的设备。

其中的处理器是频率6mhz的16位处理器,有2m内存,可以处理3千5百个常用汉字,0~9这10个数字和26个大小写英文字母,还有16种常用标点符号。

王建昆没有搞广播里说的什么系统,而是把程序固化到芯片和电路板里,这种机器就是专门负责处理信息,按照设定的程序接收,储存,转发信息。

目前需要基站不用很多,王家生产队,县城,德兴还有饶州各放一个就好了,等以后有需要再慢慢增加。

还可以做几个传输范围更广的基站,专门负责远距离传输数据,传输范围有个500~1000公里应该就可以了。

文本机也是用到了同款处理器,用可充电镍氢电池,充满电可以支持300分钟的文本传输,这样就相当于可以通过打字聊天了。

制造过程就相对简单些,能买到的元件王建昆尽量买回来并检查优化,买不到的就用超能力进行制造。

这些元器件都是基于资料里有写出来的,大部分外观和资料里都是一样的,内在一不一样王建昆也没办法确认,但目前项目应该要保密进行,只给自己家人和可靠的合作伙伴用,原理不用告诉他们,只用告诉他们怎么用就行。

处理器和储存器件当然就是按照智子设计的直接合成,主要元素硅那是随处可见,里面掺杂的磷元素用量很少,一盒火柴里的磷都用不完,氮元素也是,火柴棍里的就够了。

如果按照新闻里说的经过很多道工序如光刻,蚀刻,离子注入,切割,封装等等。

那需要的设备和场地不知道有多少,自己现在也还原不出来那些设备,化学试剂也很难找齐。

文本机的外壳,按键,屏幕还有电路板等都是直接合成,然后手动焊接及组装,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