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超级计算机模拟计算132厂战斗机机设图 上 (第2/7页)

千克,单台涡喷不足以推动他们的飞机进行超音速飞行,机动性也会非常不足。

按道理,战斗机要想推力大,航程远,最好的选择是涡扇发动机而不是涡喷发动机,但是国内此时还没有批量制造过一款大推力的可靠的涡扇发动机。

比如在1963年,沈阳发动机研究所研制涡扇- 5发动机,用于改进轰- 5轰炸机,1965年研制成功,但 1973年因轰- 5改进计划撤销而停止实验。

1964年,中国开始研制完全自主设计的加力式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涡扇- 6,不过 1982年因配套项目歼- 9和强- 6停止而被迫中止。

所以这款仿制美军F16战斗机的新飞机被迫只能用涡喷,然后寄希望于后续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能研制成功。

既然发动机最好的选择就是涡喷-7A,那么要想有高速和高机动,那么就只能是在机体设计上想办法了。

于是鸭翼设计就进入了此时的132厂飞机设计师的眼里。

然后经过初步的论证,确信鸭翼的存在可以增加飞机的升力和降低阻力,使飞机在空中更加灵活。

在空战中,机动性至关重要,鸭翼布局可让飞机更易进行高速转弯和急速爬升,飞行员能更好地应对敌人进攻。

另外还能节省发动机推力,采用鸭翼布局的战机非常适合超音速飞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发动机的推力,对于发动机性能相对较弱的情况,是一种有效的弥补方式。

在发动机性能未达顶尖水平时,通过鸭翼布局优化了飞行性能。

“建昆,我们这么固执的要鸭翼,也是被发动机逼得没办法,咱们国内的高端制造能力还非常欠缺,就是给一台美制的F100—PW发动机给我们仿制,咱们都没那个能力制造出来,所以现在能马上见效的就是改变机体设计,采用控制难度更大的鸭翼来弥补发动机的短板了。”

贺老絮絮叨叨的跟王建昆说了好久,把他们为什么这么坚决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