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获取技术资料,在“神厕”投放铯 137 (第2/8页)
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热效应来分析其性质。
这些分析仪器不仅种类众多,数量也很多,大部分的科研小组都有自己固定的仪器,不像国内的那些研究所,有些仪器不仅性能差很多,而且全校或者全所都只有一两台,每次使用都要打申请并且要排队使用,这也间接的导致了国内的研究速度比国外的慢很多。
看着这么多好东西,王建昆当然不放过,一一用超能力投射到脑海里,现在他不缺可以使用这些先进仪器的人员了,随着首批量产的新人类的测试逐步接近尾声,后续他将大规模制造新人类研究员,让他们负责跟踪国外研究进展,同时也进行科研转化,用于发展他那三大企业以及国内的生产力。
在化学研究所,他也见到了众多没见过的化学试剂以及他们制造出来的化学品,比如有一间实验室就在研究最新型光刻胶。
这种光刻胶按照这间实验室的数据看,已经能够用于纳米级半导体的生产了,如果数据没问题的话,把其用于800纳米半导体生产是非常合适的。
此时星耀电子能够量产的芯片制程也才5微米,所以王建昆用的还是国内的常规技术,虽然也是照搬的美国柯达公司发现的聚乙烯醇肉桂酸酯这种基础化学材料,王建昆当时对这方面没有考虑很多,仅仅是让智子根据各种公开资料优化了一下然后提供给星耀电子去生产。
现在看到日本的这间实验室居然在研究这么先进的光刻胶,那就先把技术搞到手再说。
从这光刻胶的研究进度看,不知道日本的半导体企业的最先制程到哪一步了,不知道是否已经准备好量产纳米级芯片了。
于是在离开化学实验室后,王建昆接着就往这边的光学实验室走去,在这里他发现只是在进行一些基础的光学研究,镜片是其他公司提供的,从里面的账册记录看,发现是从一家叫尼康的公司提供给这间实验室,委托他们对这些镜片进行研究。
对于尼康公司,王建昆知道一些基本情况,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