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超燃冲压发动机测试成功,隐身性待检测 (第1/8页)
第181章 超燃冲压发动机测试成功,隐身性待检测
1983年8月12号,在缅北基地,天空湛蓝如宝石,万里无云,澄澈得没有一丝云彩的踪迹。微风轻柔地拂过,仿佛一双温柔的手,悄然带走了暑热,带来丝丝凉爽。
飞行器研究所的机库大门,在电机的驱动下缓缓向两侧打开,发出低沉的轰鸣声,仿佛是在宣告一个重要时刻的来临。随着大门的完全敞开,第一架隐身飞行器展现在众人眼前。它那流畅的线条,充满科技感的造型,在阳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一名新人类,身着特制的飞行服,眼神坚定而自信,步伐沉稳地走向飞行器。他敏捷地登上飞行器,熟练地进入驾驶舱,系好安全带,戴上头盔。随后,在众人紧张而期待的目光中,他轻轻推动操纵杆,飞行器的引擎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声,缓缓地从机库中驶出。
随着飞行器的前进,它底部的轮子在平坦的地面上平稳地滚动着,带起一阵轻微的尘土飞扬。新人类专注地操纵着飞行器,不断调整着速度和方向,确保它能够安全、平稳地驶向预定的地点。在微风的吹拂下,飞行器的身影渐行渐远,仿佛是一只即将展翅翱翔于蓝天的雄鹰,充满了力量与希望,即将开启一段令人瞩目的飞行之旅。
这第一架隐身飞行器主要是用于测试超燃冲压发动机,所以王建昆制造时采用了3发动机结构,两发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在机尾两侧,中间是超燃冲压发动机。
因为目前来说,在大气层内飞行的载入飞行器或者中型飞行器,要想达到2马赫以上的巡航速度,使用超燃冲压发动机是最合适的,其他的发动机比如火箭发动机只适合一次性使用,而且比冲太低不适合王建昆的需求。
超燃冲压发动机工作原理主要是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空气压缩,进入的空气在飞行器的向前运动下被压缩。与传统喷气发动机依赖压缩机和涡轮等旋转部件不同,超燃冲压发动机采用更高效、更精简的设计,省去了这些运动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