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铝 (第5/7页)

经过以上步骤提纯的氧化铝,就可以用来电解生产单质铝了。

将氧化铝溶解在熔融冰晶石(NaAlF)中,形成导电电解质。

接着将直流电通过电解槽,在阴极析出液态铝,阳极释放CO。

在阴极附近,要定期抽出铝液,这些铝液经过模具降温,就铸造成了铝锭。

以上步骤中,电解那步耗电量极大,每生产1吨铝锭,需要消耗约1.3万至1.5万度电。

换算一下,电解步骤,每制造1公斤铝,需要消耗13到15度电。

这是一个极大的数字,此时国内的普通家庭,一个月可能才用10度电,还不够制造1公斤铝的。

除了制造过程耗电量大,铝矿资源分布不均匀也是一个制约因素。

铝矿特别是富矿(含AlO 40%-60%)在全球的分布非常集中,主要产地为澳大利亚、几内亚、中国,苏联。

所以其他国家的铝生产因为缺乏富矿,生产成本也比那几个工业大国高很多。

中国方面虽然有富矿,但是发电能力却非常差。

到了1985年,总发电量才4200亿千瓦时,是美国的9%(美国同年发电量约4.6万亿千瓦时)。

因此这么点发电量,电解铝工业的规模就非常小了。

王建昆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才不断的推动跟国内合作建设大型核电站。

一方面通过输出这种高科技装备,缓解贸易逆差。

另一方面,也为国内的电力发展提供助力。

间接的为缅甸的铝供应提供了安全保障。

此时苏联的铝出口虽然还在正常进行,但是王建昆根据全球各地传来的情报,知道苏联已经支撑不了多久了。

自从戈总上台后,亲西方的势力就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当然这也跟苏联自身的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不得不开始与欧美缓和关系,希望能换取喘息的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