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铝 (第3/7页)
不能跟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比如飞机和汽车那样,通过大规模生产摊销这些成本。
火箭每多一个型号,就要多耗费1份研发经费和模具制造费用。
并且后续如果不再生产,两项费用几乎就是白白浪费掉了。
现在缅甸这个原来的穷国,一下子搞三款不同的火箭,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缅甸方面的解释也很离谱。
他们表示之前在设计时,因为没有经验,不知道某个型号能否成功,所以一开始就同步设计了3个型号,并先后开始试制和组装。
对此美苏等大国是不相信的,觉得缅甸方面肯定隐瞒了什么重要的东西没有对外披露。
可惜民用火箭怎么发展是各国的自由,他们没有那个权力去插手。
中国方面倒是在考察的时候,就被缅甸方面告知了某些“实情”。
虽然对缅甸这种财大气粗的浪费做法有点看不过眼。
不过他们并没有多说什么,有时候还隐隐的有点羡慕缅甸的同行,他们的组织能提供这么多的人力物力给他们试错,让他们尽情的把脑海中的创意付诸实践。
国内此时虽然经济情况大有好转,但是各方面要钱的也多,即使国家再怎么重视,能分配到的资金还是非常有限的。
不过两国在航天领域的合作备忘录签署后,国内方面的投资还是提升了很多的。
比如载入航天工程就提前了将近10年。
原本的计划是要在1997年前后再正式开启航天工程的,此时有了缅甸方面的参与和某些技术支持,时间就提前到了1987年。
缅甸方面在完成苍龙I号的设计定型后,整个航天装备制造产业就此开启了狂飙突进的模式。
位于马高的火箭发动机制造厂,总共3条流水线开始了全速运转,每天都能生产1台甘高发动机,每3天能生产1台敏金发动机。
这个产能下,每个月可以为火箭组装厂提供4枚火箭的发动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