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哨兵1号反卫星和反导测试 (第2/8页)
另外同一种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红外特征也会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当卫星的红外探测器敏感度足够的话,可以跟踪某片区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王建昆当时在获悉这项技术的应用场景后,首先想到的就是用于农产品期货交易的秘密保障。
根据此前收集到的消息,美苏两国虽然有研发并发射了数枚这种红外探测卫星,用来测试弹道导弹预警系统。
但是他们此时所用的传感器灵敏度是比较低的,不足以观察记录农作物0.几K的温度变化。
为了尽快完成天基红外探测系统,王建昆特意抽出了一些时间,参与到红外探测器的研发工作。
在他的超能力加速下,探测器的材料研究进展突飞猛进。
目前已经有3款材料在地面测试上取得了成功,就等着制造成卫星模块,然后发射升空进行测试了。
一旦测试合格,就可以紧急生产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以及大椭圆轨道(HEO)卫星。
……
当天夜里9点钟,哨兵1号从肯尼亚上空飞出非洲大陆上空,抵达了印度洋。
一枚此前发射的导航实验卫星从南极上空飞出,抵达了印度洋南部。
两颗卫星的距离从2200公里,慢慢的接近。
在全球卫星通信系统,莫桑比克地面站,遥望1号测量船三者的协同配合下,天基激光武器开始了试射。
“目标跟踪情况正常吗?”宋裕民在密支那的地下指挥室,再次询问了目标跟踪情况。
“正常。”
“哨兵1号的状态怎么样?激光炮自检结束没?”
“状态良好,自检结果显示各系统一切正常。”
“好,9点18分准时发射,不用请示,时间窗口只有2分钟,你们有4次机会。”
“收到!”
此时地下指挥室里,气氛逐渐紧张起来。
9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