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参观与合作 (第2/10页)

好书推荐: 大佬爹地超给力

会洪都的合资汽车厂终于完成了审批。

洪都军区出了很大的力气,军区首长发动了很多资源,才从上级那里拿到了造车资格证。

王建昆此前让陈兴东在江省投资了众多的小厂。

这些小厂在大笔资金的投入下,生产能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加工精度从原来的上百微米级,陆续提升到了10微米级。

缅甸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汽车,很大一部分的配件就是从江省那些工厂采购回来的。

通过这种方式,在江省的汽车制造厂没有获得批复的那段时间,一个比较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慢慢的成型了。

所以86年年初,汽车制造厂得到上级批复后,洪都军区动用了工程兵部队参与,一个大型的汽车制造厂在青山湖区的江畔拔地而起。

在工厂日夜赶工修建的那段时间,一大批转业军人陆续来到缅北的第一汽车制造厂。

他们在次新手的带领下,熟悉汽车组装和调试工作。

全解阵能分到汽车制造上的人手其实非常不足,王建昆鉴于这种情况,让智子设计的生产线其实智能化和自动化是非常低的。

生产线上用到的电子设备也非常少,就是为了适应人员素质较低的情况。

此时汽车需求量也不是很大,即使是自动化水平低,生产成本相对日本和德国最先进的自动化工厂来说高不少,但是这是最符合缅甸和国内国情的生产线。

虽然是低自动化的生产线,但是相比国内几家汽车制造厂来说,生产效率和质量都是要高出不少的。

生产水平跟去年9月份投产的上汽大众差不多。

洪都方面的领导此前已经多次来参观缅北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对里面的生产设备,测量设备,管理规范都很是赞赏。

他们横向对比了其他几家汽车厂,觉得合作是非常有前景的。

另外在了解到星耀集团已经在江省投资了几十家上游零配件制造厂,更是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