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大建设 四(核力量建设篇) (第2/7页)
二代。
第一代核反应堆主要是原型堆和实验用堆。
主要制造于1960年之前。
代表堆型是美国希平港核电站(Shippingport,1957)、苏联奥布宁斯克核电站(Obninsk,1954)。
这种第一代核反应堆用的燃料是天然铀(未提炼)或者是低浓铀(浓缩度<5%)。
慢化剂采用的是石墨(如英国Magnox堆)、重水(加拿大CANDU原型堆)、普通水(美国压水堆原型)。
冷却系统采用单回路设计(如沸水堆BWR直接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
冷却剂循环依赖机械泵,安全系统简单。
安全设计主要依赖主动安全系统(需外部电源),无多重冗余。
安全壳薄弱(苏联RBMK无完整安全壳)。
热效率低(约25%-30%),建设成本高昂(主要用于技术验证)。
当时制造反应堆时,由于受到当时的材料限制,所以压力容器采用普通碳钢,易受中子辐照脆化。
另外早期设计还未考虑退役规划,导致放射性废物处理困难,退役面临很多难题。
所以第一代核反应堆有着非常多的缺点。
如果是那种只能依靠自身力量,偷偷发展核能的国家,那他也只能是先制造一两个第一代核反应堆,一边验证设计,一边从反应后的核废料中提取能用来制造核武器的钚(PU)-239。
但是王建昆可以让全解阵省略掉这个过程,直接发展第二代核反应堆。
他的仿制对象是法国法马通(Framatome)公司的那款压水堆。
为了给今后的来历提供一些掩护,王建昆让全解阵派出代表前去法国。
找法马通公司合作,让其帮缅甸建造一座大型商用核反应堆。
此时法国的法马通公司,正在全世界兜售他们的技术,希望能抢占商用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