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苍龙I号带着哨兵激光卫星升空了 (第2/11页)

比起之前的遭遇来说,已经是天差地别了。

原本他想着就在这小小的缅北,把他设计的那款火箭在优化优化就差不多了。

可之后的遭遇却彻底的颠覆了他的认知。

先是组织里对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然后带他去到一个医学中心接受了一个脑部微创手术,被植入了一个脑机芯片。

从此之后,他觉得后半生还可以做得更加出彩的。

果不其然。

当他完成跟脑机芯片的融合后,每天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新的火箭发动机设计,制造,测试,以及火箭的整体控制相关的知识。

在他完成1年左右的强化学习后,新的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和火箭的研制任务下发到了研究所。

并且一个3百多人的固体火箭研究团队也被纳入他的管理之下。

此后的一段时间,他每天都到固体火箭研究基地工作14个小时左右,其余时间还不断的学习中央电脑资料库里更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而在他废寝忘食的投入到固体火箭研制工作时,另外一个更大型的液体火箭研究项目(苍龙号)又把他拉了进去。

虽然他在这个项目里起到的作用不大,主要是王建昆直接参与各子系统的研制。

但是整个航天系统他都已经很熟悉,各子工程和制造厂都需要他做一些协调工作。

他也是与有荣焉,拼命的压缩休息时间,就是为了多一些精力投入到这项伟大的工程上来。

此时他作为航天研究所的领导,发表了一篇感人至深的讲话。

下面一些国内外聘请回来的华人研究员,也是热泪盈眶。

虽然他们此时是在缅北,不是在祖国。

但是他们星辰大海的梦想却即将在这里启航。

仪式结束后,立刻开始了吊装转运工作。

64轮大型集装箱运输车在驾驶员的控制下缓缓的开进火箭组装厂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