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大建设 二 (第4/7页)
如果是修建当前世界少数发达国家的大型机组(功率范围300 MW - 600 MW)的话,工期就很长了,大概需要5~8年。
比如美国、日本)已投运超临界机组(压力24 MPa,温度566℃),效率达40%以上。
其设备制造周期就花费了3年左右。
基建工程也是非常复杂和耗时的。
主厂房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跨度达到30-40米,目前只有少数国家的工程队伍能够修建好。
冷却塔采用自然通风双曲线塔(高度100-150米),建造难度不比主厂房低。
另外还有大型的输煤系统(铁路专线或皮带输送机(长度可达5公里))。
环保设施:烟囱高度要达到150-250米,扩散烟尘;灰场:露天堆放,防渗处理简陋。
王建昆此前为缅甸北部基地及几个大型企业附属的发电厂建造过火力发电厂。
其功率都是在50兆瓦左右的小型机组。并且电站选址,基建工程初期,发电机组安装过程都动用了他的超能力,所以建造周期倒是非常短,只有短短的两三个月。
现在中部和南部地区要建设区域供电中心,那么他之前建造的那种小型电厂就不合适了。
所以综合考虑,中型电厂(功率范围100 MW - 300 MW)就比较合适。
此时国内从美国有引进一种300MW的机组,GE 300 MW机组。
王建昆抽空去了一趟国内的苏省,那个发电厂已经快建设完成,美国的工程师已经完成了机组安装工作,马上就要开始试运行了。
他去到那边之后,乔装打扮一番,潜入电厂,将整个电厂都投射到了脑海里。
另外在美国工程师的驻地,发现了相关的建筑图纸和安装测试工程规范。
他也全部复制了一遍。
然后回到曼德勒,开始指导第一座中型火力发电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