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大建设 五(核力量建设篇) (第1/7页)

第258章 大建设 五(核力量建设篇)

商用核反应堆的选址是一个复杂且严格的过程,需综合考虑安全、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

王建昆将常规的第二代核反应堆的地址放在欣贝廷市附近,其实是有一些风险的。

欣贝廷这里的历史记录上虽然没出现过5级以上的大地震,但是它确实是处在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东缘,周边存在多条活动断层。

不过为了加速核工业的发展,他也不得不选择在这里。

当然为了安全,他让智子对这座仿照的法马通公司的第二代核反应堆做了一些优化设计。

比如维持核电站运转的电源,增加了一套超级石墨烯储能器。

当外部电源因为地震或者其他问题出现故障时,内部独立运转的超级石墨烯储能器会立即将电能输送到反应堆控制电路中,将燃料棒和减速棒快速的提取放置到位,让反应堆紧急停堆。

这个新增加的电能存储模块不影响整个反应堆的结构,所以今后在缅甸南部或者沿海再建设其他反应堆时,可以选择性的安装。

在欣贝廷,王建昆带着10多位地质专家仔细的考察了好几处卫星图片上标定的位置。

最终选择的是在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河的地方。

临河的那面是朝向的北部的山脉,所以今后即使发生大地震导致反应堆出现核泄露,核污染也会被留在那处山谷里。

为了给反应堆提供稳定的冷却水源,还要在1公里外的河道上游建一个小型的水库。

这个水库在夏季多雨的季节会拦蓄一部分山脉上的雨水,到了旱季就可以确保反应堆还有足够大流量的水来冷却了。

另外也可以预防暴雨引发的山洪,毕竟北部山区的降雨可能会很极端,在很短的时间下大暴雨,会让狭窄的河道爆满的。

反应堆和配套的水库地址选定后,就开始正式的建设工作。

被派遣来修建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