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一个周末(上) (第2/9页)
飞早早就有了自己的腹稿。</p>
小组的人都分享了不同的观点,两个女孩子的发言平平无奇,不过小组里面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青年分享的却让李少飞很是触动。他分享了如何阅读一份企业研究报告,这把李少飞给惊住了。主要不是因为他分享的技巧让李少飞觉得怎么惊为天人,而是因为这青年竟然能够以某个真实的企业作为案例,还能够把里面的数据都记住,更为让李少飞惊讶的是那一串串的专业术语。</p>
李少飞能看的出来,小组里面好几个人跟他一样的反应。这家伙是怎么做到能够把一份企业研报都记得这么清晰的。看这架势,恐怕不止一家的案例数据存在他脑子里面。李少飞觉得这就是牛人,至少在他的领域里面肯定是个牛人。李少飞存了结识的心思。</p>
该到李少飞分享的时候,李少飞选择了两个角度,一是,如何速读一本书,二是如何精读一本书。速读就很简单了,先通过目录了解全书结构和要点,如何通过目录找出书中的核心章节和观点,然后迅速获取本书的核心要义;精读那就完全不一样了,也是要先看目录,而后一章一章的拆解,若是有时间还可以写一些读后感,或者做一个思维导图,这样就很容易能够掌握整本书的精要。</p>
李少飞的发言也算是中规中矩吧。不过李少飞强调了,无论看什么书,一定要先看目录,第二点就是无论看什么书都应该持有一种局外人的心态,要有批判的思维,不能盲目的陷入作者的观点陷阱,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才会收获的更多。</p>
这两点似乎很对那位青年的胃口,后面自由讨论阶段,那位戴着厚厚眼镜的青年主动找到了李少飞,跟他探讨了一番。独立思考是一个读书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素养,而且现在的书目良莠不齐,有些作者的观点其实很有失偏颇,这对于一个不能够独立思考的作者来说容易被套进去,对其思想和价值观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这样反而是一种毒害。所以开卷有益这种说法也是有前提的,否则反而是百害无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